欢迎您访问恩平岑氏网官网!
村庄风光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村庄风光
东安镇永安村浏览次数: 作者:admin  发布时间:2020-7-10 10:11:21

永安村,位于东成镇正东,距离东成镇政府11公里。相邻自然村有骑龙村。因村去安居乐业之意而取名永安村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,因陈、岑、莫、赵 四姓氏分别从今平石“山料村”,江州“大江村”,沙湖“南塘白山村”,新兴县迁此而形成。

该村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属坊厢,清光绪末年(公元1908年)设立警察制,废都图设区堡,属恩平县第三区,民国25年(1936年)属恩平县一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恩平县,1958年11月开平、恩平属开恩县。1961年3月恩平、开平两县分开属恩平县二区。1961年属东安人民公社,1985年撤社设区,1994年撤区设镇,2001年属东安镇,2006年属东城镇。

2015年底有户籍人口142人,其中,男性78人,女性64人,80岁以上5人,最年长者年龄达87岁。村民均为汉族,属广府民系,使用粤方言,恩平方言。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66人;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28人;实际在村人口72人,非户籍外来人口25人。

永安村属丘陵地带,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,主要作物有水稻、花生、大豆、蔬菜等。因临近国道G325,交通便利,大部分村民农闲时节皆外出打工。现时经营鱼塘40亩,村农闲外出从事二、三产业,2011年年人均收入5760元,至今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、水、电、电话、电视网络全面畅通。村中建有垃圾收集箱,文化室等。

特色民俗有特色民俗田了节,流行于民国年间,过程及特色简介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,又名叫“鬼节”。在中元节前的民事间隙,家家户户宰鸭祭祖,焚五色彩衣,叫“烧袍”,又名“做田了”,含庆祝早造丰收和祈求晚造丰熟的意思,也表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。此俗延续至今。按照传统一般都是七月初过这个节日的,具体没有规定哪一天,由于七月初一是上香的,所以一般都不会选择初一那天,比较多人多人选择七月初二或者初三,很多村民都是集体约定同一天过“七月田了”的,过“田了节”这一天村民一般称呼为“加菜”。技艺舞醒狮,流行于民国年间,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,每逢节庆,或有重大活动,村里必有醒狮助兴。

主要特色食品有角仔,类似饺子的比饺子稍扁稍长的蒸制食品,主要材料为粘米粉、花生、瘦肉等;艾糍,以艾草汁为主要原料的,与角仔类似的颜色为黑色的甜味食品,主要由花生、糖等材料制成。还有得是每年春节,从大年卅十开始至农历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必用发糕等放在神台、灶头、门角、天井旁等地方,用来拜祭祖先和敬神。发糕的制作比较简单,先将米粉用净水稀释成糊状,再将煮成浆状的黄糖倒入粉浆中并下适量发粉,搅拌均匀。接着将粉浆舀到一个个小碗的蒸笼里,放到锅中猛火蒸约20分钟,揭开锅盖,小碗中的粉浆就变成了状并开裂如桃花的“发糕”。因发糕谐音发财,故有发财高升的寓意,发糕发得越大,裂痕越深,是代表运气越好的象征。


上一条:恩城镇猪屎坦
下一条:沙湖镇牛山里

技术支持恩平网页设计